热搜: 注册彩票网手机版登陆app
中新网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11月30日电(顾时宏 匡林)以“连接塔州与中国共享机遇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澳中经济合作论坛(塔斯马尼亚)专场30日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塔州)首府霍巴特举行。
以“连接塔州与中国 共享机遇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澳中经济合作论坛(塔斯马尼亚)专场30日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塔州)首府霍巴特举行。匡林 摄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代总领事曾建华、塔斯马尼亚小企业与工业副部长迪安·杨(Dean Young),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卞长征,澳大利亚贸易和投资委员会副总监大卫·怀斯(David Wise),塔斯马尼亚经济增长发展部副秘书长珍娜·凯尼(Jenna Cairney),塔斯马尼亚发展部办公厅项目总监安德鲁·克兰(Andrew Crane),中国银行悉尼分行副行长谢志斌以及澳中商界、政界、侨界代表等出席当天论坛活动。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和塔斯马尼亚知名企业高管及学术界精英,就中国和塔斯马尼亚代表性产业金融、教育、旅游、新能源、农业等做深入研究与探讨,为中澳两地企业之间的跨国投资和地区合作提供指导性解决方案。
论坛专题讨论会主题包括绿色金融与新能源革命、基建与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与食品行业的中澳机遇、教育与旅游产业的中澳合作等。
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墨尔本分会会长、中国南方航空维州和塔斯马尼亚州总经理潘元生为论坛致开幕词。他表示,论坛目标是为所有与会的中澳企业家提供一个平台,促进相互了解,增强互信,创造合作机会。他相信论坛将促进双方有深度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拓展新的商业关系。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代总领事曾建华在晚宴上致辞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9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塔斯马尼亚州,是第一位到访塔斯马尼亚州的中国国家元首。时任州长霍奇曼感慨地说过,此访为塔斯马尼亚州提供了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根据塔斯马尼亚州政府文件显示,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塔斯马尼亚州后不到一年,塔斯马尼亚州的樱桃出口就增长了46%,苹果出口增长281%,旅游收入增长24%,中国来塔斯马尼亚州游客增长38%,三文鱼出口增长高达5217%,这就是借势而为的惊人效果。
美丽的塔斯马尼亚州以中国为最大出口市场,不但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留学生,也吸引了很多中资企业到塔斯马尼亚州投资,神华集团、五矿集团、中国电建、江苏沙钢、云南锡业等都在塔斯马尼亚州建立了项目,促进了当地就业与发展。中国企业也非常注重对塔斯马尼亚州的环境保护。
今年塔斯马尼亚州有14家企业参加了中国第六届进博会,相信收获多多。中国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国家发展进步,也将释放更大市场空间,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驱动力,预计到2035年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将达8亿,超大规模市场将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带来空前机遇。
本月初,阿尔巴尼斯总理成功访问中国,中澳两国最高领导人对两国未来发展再次达成重要共识,其中有一项是,相互为对方国家国民提供3至5年多次商务签证。签证的便利化和越来越好的双边关系氛围,将为中澳两国,为塔斯马尼亚州与中国的各领域合作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成果。
塔斯马尼亚州小企业与工业副部长迪安·杨(Dean Young)在晚宴上致辞表示,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塔斯马尼亚州出口商品的最大目的地,同时也是我们进口商品的重要来源。今年我们欢迎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和游客来到我们的州,这对我们州的教育是一个积极的影响。我们与中国是长期和富有成效的关系。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卞长征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澳关系经历了起伏,但两国经济间的互补性始终存在,作为双边关系的基石。中国已经多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至9月,双边贸易同比增长了10%,占澳大利亚对外贸易的31%。而塔斯马尼亚州与中国的贸易额在前三季度达到了1135多万美元,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并为塔州带来了853万美元的贸易顺差,占该州总贸易顺差的42.5%。我们过去的合作成果丰硕,未来将更加充满希望。我们有许多领域可以合作。他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作为促进联系、理解和合作的平台,这将有助于使双边经济合作更加稳定和深远。
澳大利亚贸易和投资委员会副总监大卫·怀斯(David Wise)表示,中国在塔斯马尼亚州的投资涉及采矿、农业食品、旅游、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外国投资及其在澳大利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我们继续欢迎来自中国的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投资。
塔斯马尼亚州发展部办公厅项目总监安德鲁·克兰(Andrew Crane)、中国银行悉尼分行副行长谢志斌等也在当天论坛及晚宴上致辞。
据悉,此次论坛旨在紧抓澳中关系持续转暖的国际形式,也为纪念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塔斯马尼亚州9周年,是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墨尔本分会参照6月在塔斯马尼亚州举办的“澳中经济合作论坛”的成功模式举办的“澳中经济合作论坛(塔州)”专场。论坛为期一天,由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墨尔本分会主办。(完)
中新社呼和浩特11月30日电 题:德德玛:“草原夜莺”飞往天堂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11月28日下午,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录制一档节目时,导演组临时将她的演唱曲目调整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在化妆间,她意外获悉,她的老乡兼“艺术偶像”德德玛老师离世。
“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但为了对观众负责,我还是忍着悲痛唱完了这首经典歌曲。”11月29日上午,阿拉坦其其格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采访时表示,“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致敬偶像,送别德德玛老师。”
11月28日,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德德玛,因病去世,享年76岁。
过去数十年间,德德玛凭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经典歌曲而被大众熟识,更被业界誉为“草原夜莺”。
阿拉坦其其格告诉记者,她很小时就从广播里听过德德玛的歌声,“她早期的歌曲很大气,声音也好听,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偶像。我非常喜欢她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还曾收录在自己的专辑中。”
德德玛的家乡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上小学时,德德玛的音乐天赋便得以展现。老师观察到德德玛的歌声特别响亮,演唱时有“自带麦克风”的效果。
1960年,13岁的德德玛正式加入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成为9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她的一曲蒙古语版《洪湖水浪打浪》,也让外界至今津津乐道。
之后,德德玛凭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唱而红。这首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德德玛演唱的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成为经典。
音乐人科钦夫认为,德德玛是将蒙古族原创歌曲唱得最有影响力的歌唱家之一,“观众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尤其认可,她不唱这首歌观众都不让她走”。
在乌兰牧骑工作四年后,德德玛被保送到内蒙古艺术学校(现内蒙古艺术学院)声乐研究班学习。两年后,她又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美声。
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德德玛先后在内蒙古民族歌舞团(现内蒙古艺术剧院)等地工作,后调至中央民族歌舞团直至退休。
命运在垂青德德玛的同时,也让她经历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她一度认为自己“完了,不行了”,更不敢想象能再次站上舞台。
德德玛在接受《艺术人生》栏目采访时回忆,1998年,她随团访日演出,在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唱着唱着,突然就觉得手不得劲了,眼前一片黑。坚持唱完了之后,下来靠在一个日本朋友身上,找到一个椅子坐到上面,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回到北京后,才知道自己是脑溢血。”她乐观地对媒体说,之所以能重返舞台,“是很多好朋友帮助我,扶持我,没有他们的帮助,也没有我的今天”。
她尤其感谢自己的爱人拉西尼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拉西尼玛坚持给德德玛做康复,监督她锻炼,还要帮她穿衣服、吃饭。当时,为了不让德德玛看到晚会上演出的同行们而心情起伏,他俩经常抢电视机的遥控器。
2001年,德德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还曾说:“能够重返舞台,要感谢艺术的力量。”
在德德玛76年的人生中,席慕蓉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由席慕蓉作词,德德玛演唱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也成为流行经典。
2007年,德德玛在接受海峡两岸记者联访时说,《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席慕蓉在她的“怂恿”下创作的一首歌。
德德玛介绍,席慕蓉曾经来到内蒙古“寻根”。彼时内蒙古电视台(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拍摄了一期《草原往事》的节目。在节目里,席慕蓉一边哭,一边诉说她祖宗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2018年9月14日,德德玛(左)讲述《请给我一首歌》的演唱感受。当日,由席慕蓉作词的歌曲《请给我一首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发布会,这是席慕蓉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后,再次与内蒙古音乐人合作发布歌曲。《请给我一首歌》是由席慕蓉作词。刘文华 摄
“我在家里看着电视也跟着哭。我非常想认识这位台湾的蒙古族诗人、画家。后来借一个机会认识并成为好朋友,之后,席慕蓉为我写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德德玛回忆说,这首歌在2000年正式演唱后,很快在大江南北、草原内外流行开来。
德德玛和席慕蓉的缘分并不止于此。
席慕蓉(中)讲述《请给我一首歌》的创作历程。刘文华 摄
2018年9月14日,75岁的席慕蓉与71岁的德德玛,在呼和浩特再度“牵手”推出新歌《请给我一首歌》。德德玛在当天的推介会上说:“对我而言,《请给我一首歌》非同寻常,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我60多年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席慕蓉说,能和德德玛两次牵手合作歌曲是最开心的事。
“德德玛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曾采访过德德玛的光明日报记者高平这样表达他对德德玛的尊敬。
高平受访时表示,2002年,德德玛自掏腰包在呼和浩特东郊的巴彦镇创办了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设有声乐、器乐、舞蹈、影视表演、蒙古族艺术传承等6个系。对农村牧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她免收学费,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艺术的机会。
“这是让我至今非常感动的地方。在中国,像德德玛这样自掏腰包办学的艺术家太值得尊敬了。”高平表示。
“符合条件招收,绝不误人子弟”。歌手向荣至今仍记得2004年他来到德德玛创办的这所学校进修时,这句话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心目中偶像的向荣说,“德德玛老师待人特别亲切,对每一名学子都特别负责任。”
德德玛(右)与弟子向荣。向荣供图
尤其让向荣感动的是,在他进修期间,德德玛老师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说,“德德玛老师经常带我演出,很多大大小小的舞台都带着我,还帮我交学费,就像母亲一样,帮助我做人做事。”
让向荣倍感荣幸的是,2021年,他在包头举行的一场演出中,德德玛老师亲自到场加持,还唱了4首歌。说到这里,向荣潸然泪下。
德德玛(中)在演出中。向荣供图
“两年前,德德玛老师经常到内蒙古音乐网录音。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德玛老师对演唱作品总是精益求精,经常一次又一次要求录音师再来一遍。”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常慧渊说。
对于德德玛老师的突然离世,常慧渊更愿意相信,这只用歌声陪伴了人间数十年的“草原夜莺”已结束使命,飞往了天堂。她是不朽的。(完)